河南品牌网  
品牌智库
经验交流>
品牌扶持>
会员品牌培育>
互联网+>
品牌榜样>
经验交流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品牌智库 > 经验交流
海葬、树葬、花坛葬、壁葬……郑州已有2000多位逝者选择让生命“终归”自然
发布时间:2023-04-06 11:46:35    
      清明,正是亲人好友缅怀逝者的时节。寄托哀思,就会不可避免地谈论死亡。
  海葬、树葬、花坛葬、壁葬……节地生态葬在郑州推行了17年,2000多位逝者的骨灰化为日益粗壮的青翠树木的同时,也为后代保留下更多的土地资源。
  一个家庭,三人选择树葬
  每年清明节的前一个周六,郑州市公益树葬活动都会在位于新郑的河南福寿园举行。今年4月1日,对于胡先生来说,是第二次参加公益树葬,他将第三位亲人骨灰埋在树下。
  “2009年,我们带着我父亲的骨灰,参加了那年的郑州公益树葬。”胡先生的父亲于2007年去世,胡先生的母亲主张不给后代添麻烦,不买墓、不立碑,骨灰一直在陵园寄存。
  后来,通过看报,胡先生得知郑州有树葬,和家人商量之后,决定将父亲以这种方式埋葬。
  2010年,胡先生的弟弟不幸离世。因为时间原因,胡先生没有参加那年公益树葬集体仪式,单独将弟弟的骨灰放在父亲的旁边。
  去年,78岁的胡母因病离世,胡先生一家按照胡母的遗愿,“不留骨灰、不买墓地”,在同一片树下和家人“团圆”。
  “我们一家都说好了,如果以后在郑州离世,都以这种方式安葬。”胡先生说。
  为啥推行生态葬?节地、环保、少负担
  胡先生对于树葬的认可,让郑州市殡葬事务中心副主任姚远感到非常欣慰,从业23年,姚远见证了“节地生态葬”在郑州落地“生长”的全过程。
  2007年,郑州组织了中原地区首次海葬活动,将20位逝者的骨灰撒入深海。因为中原地区离海距离较远,从2008年起,郑州每年开展免费的树葬活动,姚远觉得“逝者骨灰经过自然降解重回大地,通过茁壮生长的树木重获新生,既是一种回归自然,不拘于形的自由,也是家属相思缅怀的寄托”。近年来,郑州大力推广树葬、花坛葬、壁葬、草坪葬等多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,在姚远看来,推行生态葬,有多个优点。
  一是节地。“公墓是‘一次性’用地,葬完就没有了,之后只会越来越少。”姚远介绍,节地生态葬,主旨在于“节地”,“节地”的“终极目标”就是不保留骨灰。
  “生态树葬是不立石碑,不留姓名的。”河南福寿园工作人员告诉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,园内有多个地块可以安放树葬骨灰,等到骨灰盒降解后还可以循环利用,节约土地。
  二是环保。姚远说,节地生态葬不立碑、不留骨灰的目的,在于不鼓励市民现场祭扫,“一方面没有鞭炮、烧纸,一方面缓解清明、中元时节城市的交通出行压力”,如果来到现场,也是通过卡片寄深情、鲜花表情思。
  三是少负担。我国民俗中,操办丧事的成本很高。姚远说,如同胡先生家一样,“生前尽孝道,身后简办事”。
  郑州也用“真金白银”帮助市民在殡葬方面减负:2011~2021年这10年,郑州共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1.2766亿元,惠及群众139422人。
  移风易俗也会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传统
  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,自2020年4月起,郑州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机制,对采取树葬、草坪葬、花坛葬、骨灰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符合相关条件的,每具骨灰给予丧属1000元补助。“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节地生态安葬,但生态安葬目前仍是‘小众’。”姚远称,郑州连续16年举办公益树葬,共有1462个家庭参与。
  河南福寿园工作人员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,在许多陵园、公墓一墙之隔的外面,就有市民在烧纸祭祀,可见推行绿色殡葬、移风易俗“道阻且长”。
  对于节地生态葬,姚远坦言,“宣传”是关键。网络上,目前也有不少网友支持生态葬。网友“Herohero108”表示,不错,比买个几十万的墓地强太多了。但也有一些网友持不同意见。网友“火人”称,好是好,若干年以后真的是什么也找不到了。
  对此,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,移风易俗推行绿色殡葬是符合当今文明社会的发展需求的,但也要充分考虑到老百姓,尤其是农村老百姓的个人意愿和历史传统。(来源: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)
上一篇:四车道被挤成双车道 郑州多部门联合“会诊”普罗旺世停车乱
下一篇: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电子商务校赛决赛举行
 战略合作伙伴
小李补胎
同盛咨询
帅太
中国一拖
牧原集团
肯德基
必胜客
平顶山市博爱医院
河南整形美容医院
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
郑州大桥医院
阳光产险
双汇集团
中国移动
景安
中国人寿
恒大
新华保险
好想你
Copyright ©2018 河南名优品牌管理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办公室电话:0371-86170333  秘书处电话:0371-89971666  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兴荣街22号
工信部备案号:豫ICP备18017716号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3209号 技术支持:河南科加